黄帝内经_灵枢行针译文

查阅典籍:《黄帝内经》——「黄帝内经·灵枢行针」原文

  黄帝问岐伯说:我听了你所讲的九针用法,就用来给百姓治病。百姓的气血性状有所差异,对针刺的反应也不一致:有的人见医者手中持针,精神已动,针还不曾刺入,其体内之气就有所反应;有的则针一刺入,其气立时而至;有的则针已起出,而针感仍不消失;有的则是针刺数次,才有反应;有的下针之后,其气逆乱失和;有的针刺数次,病情反倒愈加严重。对针的这六种反应,各不相同,我想听听其中道理。

  岐伯说:重阳之人,其精神易受触动,其气也易于行走来至。

  黄帝问:什么叫重阳之人?

  岐伯说:重阳之人,其气火热炽盛,说话快,走路时脚举得高,心、肺的脏气有余,阳气滑利充盛而升腾,所以精神一动,其气就不待针入而先有反应。

  黄帝问:重阳之人,也有的不那么锐敏,要等针入之后才能作出反应,这是为什么?

  岐伯说:这样的人,是重阳之中略有些阴气在内的。

  黄帝问:怎么知道这种人是重阳之中略有些阴气在内呢?

  岐伯说:多阳的人多喜,多阴的人多怒,常常发怒的人其怒容易消除。因为这种人重阳之中颇有阴气在内,而其阴阳之气的离合比较困难,所以其神气不能在进针之前出现反应。

  黄帝问:针一刺入,其气就立时作出反应,这是什么缘故?

  岐伯说:阴阳和调的人,其血气湿润滑利,便于运行,所以针一刺入,气就迅速出动,随着针刺立时而至。

  黄帝问:针已起出,而针感仍在,这是什么气促使这样的呢?

  岐伯说:阴气多而阳气少、阴气沉滞而阳气浮动的人,其气内藏,所以等到针已取出,气才追随其后而来至,因而针虽起出而针感仍在。

  黄帝问:针刺多次,才见效应,是什么气促使这样的呢?

  岐伯说:这样的人多阴少阳,其气沉滞,运行困难,所以针刺多次才见效应。

  黄帝问:针刺入而其气逆乱不和的,是什么气促使这样的呢?

  岐伯说:针刺后其气逆乱不和,.或多次针刺而病势反加严重的,与阴阳之气及其沉浮的情势无关,这都是治疗粗疏造成的不良后果,是医工的失误,并非患者的形气有什么问题。

  黄帝问于歧伯曰:余闻九针于夫子,而行之于百姓,百姓之血气,各不同形,或神动而气先针行;或气与针相逢;或针已出,气独行;或数刺乃知;或数刺病益剧。凡此六者,各不同形,愿闻其方。歧伯曰:重阳之人,其神易动,其气易往也。

  黄帝曰:何谓重阳之人?歧伯曰:重阳之人,熇熇高高,言语善疾,举足善高,心肺之脏气有余,阳气滑盛而扬,故神动而气先行。

  黄帝曰: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,何也?歧伯曰:此人颇有阴者也。

  黄帝曰:何以知其颇有阴者也。歧伯曰:多阳者多喜;多阴者多怒,数怒者易解,故曰颇有阴。其阴阳之离合难,故其神不能先行也。

  黄帝曰:其气与针相逢奈何?歧伯曰:阴阳和调,而血气淖泽滑利,故针入而气出,疾而相逢也。

  黄帝曰:针已出而气独行者,何气使然?歧伯曰:其阴气多而阳气少,阴气沉而阳气浮者,内藏,故针已出,气乃随其后,故独行也。

  黄帝曰:数刺乃知,何气使然?歧伯曰:此人之多阴而少阳,其气沉而气往难,故数刺乃知也。

  黄帝曰:针入而气逆者,何气使然?歧伯曰: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,非阴阳之气,浮沉之势也。此皆粗之所败,工之所失,其形气无过焉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ix8.net//wenzhang/3619.html

古文典籍

热门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