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唐书·列传·卷六十一》
-
李光弼
李光弼,营州柳城人。父楷洛,本契丹酋长,武后时入朝,累官左羽林大将军, 封蓟郡公。吐蕃寇河源,楷洛率精兵击走之。初行,谓人曰:“贼平,吾不归矣。” 师还,卒于道,赠营州都督,谥曰忠烈。光弼严毅沉果,有大略,幼不嬉弄,善骑 射。起家左卫亲府左郎将,累迁左清道率,兼安北都护,补河西王忠嗣府兵马使, 充赤水军使。忠嗣遇之厚,虽宿将莫能比。尝曰:“它日得我兵者,光弼也。”俄 袭父封。以破吐蕃、吐谷浑功,进云麾将军。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表为副,知留后事, 爱其材,欲以子妻之,光弼引疾去。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异其操,表还长安。
安禄山反,郭子仪荐其能,诏摄御史大夫,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,知节度事, 兼云中太守。寻加魏郡太守、河北采访使。光弼以朔方兵五千出土门,东救常山, 次真定,常山团结子弟执贼将安思义降。自颜杲卿死,郡为战区,露胔蔽野,光弼 酹而哭之,出为贼幽闭者,厚恤其家。时贼将史思明、李立节、蔡希德攻饶阳,光 弼得思义,不杀,问其计,答曰:“今军行疲劳,逢敌不可支,不如按军入守,料 胜而出。虏兵焱锐,弗能持重,图之万全。”光弼曰:“善。”据城待。明日,思 明兵二万傅堞,光弼兵不得出,乃以劲弩五百射之,贼退,徙阵稍北。光弼出其南, 夹滹沱而军。思明虽数困,然恃近救,解鞍休士。是日,饶阳贼五千至九门,光弼 谍知之,提轻兵,敛旗鼓,伺贼方饭,袭杀之且尽。思明惧,引去,以奇兵断饟道。 马食荐藉,光弼命将取刍行唐,贼钞击之,兵负户战,贼不能夺。会郭子仪收云中, 诏悉众出井陉,与光弼合击贼九门西,思明大败,挺身走赵郡,立节中流矢死,希 德走钜鹿。收稿城等十县,遂攻赵。诏加光弼范阳大都督府长史、范阳节度使。思 明繇鼓城入博陵,杀官吏。景城、河间、信都、清河、平原、博平六郡结营自守, 以附光弼。光弼急攻赵,一日拔之。士多卤掠,光弼坐谯门,收所获,悉归之民, 城中大悦。进围博陵,未下。与子仪合击思明于嘉山,大破之。光弼以范阳本贼巢 窟,当先取之,揠贼根本。会潼关失守,乃拔军入井陉。
肃宗即位,诏以兵赴灵武,更授户部尚书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节度如故。光 弼以景城、河间兵五千入太原。前此,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,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, 每侮狎承业,光弼素不平。及是,诏众以兵付光弼。众素狂易,见光弼长揖,不即 付兵,光弼怒,收系之。会使者至,拜众御史中丞。光弼曰:“众有罪,已前系, 今但斩侍御史。若使者宣诏,亦斩中丞。”使者内诏不敢出,乃斩众以徇,威震三 军。
至德二载,思明、希德率高秀岩、牛廷玠将兵十万攻光弼。时锐兵悉赴朔方, 而麾下卒不满万,众议培城以守,光弼曰:“城环四十里,贼至治之,徒疲吾人。” 乃彻民屋为摞石车,车二百人挽之,石所及辄数十人死,贼伤十二。思明为飞楼, 障以木幔,筑土山临城,光弼遣穴地颓之。思明宴城下,倡优居台上靳指天子,光 弼遣人隧地禽取之。思明大骇,徙牙帐远去,军中皆视地后行。又潜沟营地,将沈 其军,乃阳约降。至期,以甲士守陴,遣裨校出,若送款者,思明大悦。俄而贼数 千没于堑,城上鼓噪,突骑出乘之,俘斩万计。思明畏败,乃去,留希德攻太原。 光弼出敢死士搏贼,斩首七万级,希德委资粮遁走。初,贼至,光弼设公幄城隅以 止息,经府门不顾。围解,阅三昔乃归私寝。收清夷、横野等军。贼别将攻好畤, 破大横关,光弼追败之。加检校司徒,寻迁司空,封郑国公,食实户八百。
乾元元年,入朝,诏朝官四品以上郊谒,进兼侍中。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, 大战鄴西,败之。光弼与诸将议:“思明勒兵魏州,欲以怠我,不如起军逼之。彼 惩嘉山之败,不敢轻出,则庆绪可禽。”观军容使鱼朝恩固谓不可。既而思明来援, 光弼拒贼,战尤力,杀略大当。会诸将惊溃,各引归,所在剽掠,独光弼整众还太 原。帝贷诸将罪,以光弼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,知诸道节度行营事。又代子仪为朔 方节度使。未几,为天下兵马副元帅。
光弼以河东骑五百驰东都,夜入其军,且谓贼方窥洛,当扼虎牢,帅师东出河 上。檄召兵马使张用济,用济惮光弼严,教诸将逗留其兵。用济单骑入谒,光弼斩 之,以辛京杲代。复追都将仆固怀恩,怀恩惧,先期至。会滑汴节度使许叔冀战不 利,降贼,思明乘胜西向。光弼敦阵徐行,趋东京,谓留守韦陟曰:“贼新胜,难 与争锋,欲诎之以计。然洛无见粮,危偪难守,公计安出?”陟曰:“益陕兵,公 保潼关,可以持久。”光弼曰:“两军相敌,尺寸地必争。今委五百里而守关,贼 得地,势益张。不如移军河阳,北阻泽、潞,胜则出,败则守,表里相应,贼不得 西,此猿臂势也。夫辨朝廷之礼,我不如公;论军旅胜负,公不如我。”陟不能答。 判官韦损曰:“东都乃帝宅,公当守之。”光弼曰:“汜水、崿岭尽为贼蹊,子能 尽守乎?”遂檄河南纵官吏避贼,闬无留人,督军取战守备。
思明至偃师,光弼悉军趋河阳,身以五百骑殿。贼游骑至石桥,诸将曰:“并 城而北乎?当石桥进乎?”光弼曰:“当石桥进。”夜甲,士持炬徐引,部曲重坚, 贼不敢逼。已入三城,众二万,军才十日粮,与卒伍均少弃甘。贼惮光弼,未敢犯 宫阙,顿白马祠,治堑沟,筑月城以守。贼攻光弼,与战中氵单西,破逆党,斩千 级,溺死者甚众,生执五千人。初,光弼谓李抱玉曰:“将军能为我守南城二日乎?” 抱玉曰:“过期何若?”曰:“弃之。”抱玉许诺。即绐贼曰:“吾粮尽,明日当 降。”贼喜,敛兵待期。抱玉已缮完,即请战。贼忿欺,急攻之。抱玉出奇兵夹击, 俘获过当,贼帅周挚引却。光弼自将治中氵单,树壁掘堑。挚舍南城攻中氵单,光 弼遣荔非元礼战羊马,贼大溃。挚收兵复振,与安太清合众三万攻北城。光弼敛军 入,登陴望曰:“彼军虽锐,然方阵而嚣,不足虞也,日中当破。”乃出战,及期 未决,召诸将曰:“彼强而可破者,乱也。今以乱击乱,宜无功。”因问:“贼阵 何所最坚?”曰:“西北隅。”召郝廷玉曰:“为我以麾下破之。”曰:“廷玉所 将步卒,请骑五百。”与之三百。复问其次,曰:“东南隅。”召论惟贞,辞曰: “蕃将也,不知步战,请铁骑三百。”与之二百。乃出赐马四十,分给廷玉等。光 弼执大旗曰:“望吾旗,麾若缓,可观便宜。若三麾至地,诸军毕入,生死以之, 退者斩!”既而冯堞望廷玉军不能前,趣左右取其首来。廷玉曰:“马中矢,非却 也。”乃命易佗马。有裨将援矛刺贼,洞马腹,中数人,又有迎贼不战而却者,光 弼召援矛者赐绢五百匹,不战者斩。光弼麾旗三,诸军争奋,贼众奔败,斩首万馀 级,俘八千馀人,马二千,军资器械以亿计,禽周挚、徐璜玉、李秦授,惟太清挺 身走。思明未知,犹攻南城,光弼驱所俘示之,思明大惧,筑垒以拒官军。始,光 弼将战,内刀于靴,曰:“战,危事。吾位三公,不可辱于贼。万有一不捷,当自 刎以谢天子。”及是,西向拜舞,三军感动。太清袭怀州,守之。
上元元年,加太尉、中书令。进围怀州,思明来救,光弼再逐北。思明见兵河 清,声度河绝饷路。光弼壁野水度,既夕还军,留牙将雍希颢守,曰:“贼将高晖、 李日越,万人敌也,贼必使劫我。尔留此,贼至勿与战,若降,与偕来。”左右窃 怪语无伦。是日,思明果召日越曰:“光弼野次,尔以铁骑五百夜取之,不然,无 归!”日越至垒,使人问曰:“太尉在乎?”曰:“去矣。”“兵几何?”曰: “千人。”“将为谁?”曰:“雍希颢。”日越谓其下曰:“我受命云何,今顾获 希颢,归不免死。”遂请降。希颢与俱至,光弼厚待之,表授特进,兼金吾大将军。 高晖闻,亦降。或问:“公降二将何易也?”光弼曰:“思明再败,恨不得野战, 闻我野次,彼固易之,命将来袭,必许以死。希颢无名,不足以为功。日越惧死, 不降何待?高晖材出日越之右,降者见遇,贰者得不思奋乎?”诸军决丹水灌怀州, 未下。光弼令廷玉由地道入,得其军号,登陴大呼,王师乘城,禽太清、杨希仲, 送之京师,献俘太庙。进食实户一千五百。
思明使谍宣言贼将士皆北人,讴吟思归。朝恩信然,屡上贼可灭状。诏谕光弼, 光弼固言贼方锐,未可轻动。仆固怀恩媢光弼功,阴佐朝恩陈扫除计。使者来督战, 光弼不得已,令李抱玉守河阳,出师次北邙。光弼使傅山阵,怀恩曰:“我用骑, 今迫险,非便地,请阵诸原。”光弼曰:“有险,可以胜,可以败;阵于原,败斯 歼矣。且贼致死于我,不如阻险。”怀恩不从。贼据高原,以长戟七百,壮士执刀 随之,委物伪遁。怀恩军争剽获,伏兵发,官军大溃。怀州复陷,光弼度河保闻喜, 抱玉以兵寡,弃河阳。光弼请罪,帝以怀恩违令覆军,优诏召光弼入朝。恳让太尉, 更拜开府仪同三司、中书令、河中尹、晋绛等州节度使。未几,复拜太尉,兼侍中、 河南副元帅,知河南、淮南东西、山南东、荆南五道节度行营事,镇泗州。帝为赋 诗以饯。
朝义乘邙山之捷,进略申、光等十三州,光弼舆疾就道,监军使以兵少,请保 扬州。光弼曰:“朝廷以安危寄我,贼安知吾众寡?若出不意,当自溃。”遂疾驱 入徐州。时朝义围李岑于宋州,使田神功击走之。初,神功平刘展,逗留淮南,尚 衡、殷仲卿相攻兗、郓间,来瑱擅襄阳,及光弼至屯,朝义走,神功还河南,瑱、 衡、仲卿踵入朝,其为诸将惮服类此。宝应元年,进封临淮郡王。光弼收许州,斩 贼赢千级,缚伪将二十二人。朝义分兵攻宋州,光弼破走之。浙东贼袁晁反台州, 建元宝胜,以建丑为正月,残剽州县。光弼遣麾下破其众于衢州。广德元年,遂禽 晁,浙东平。诏增实封户二千,与一子三品阶,赐铁券,名藏太庙,图形凌烟阁。
相州、北邙之败,朝恩羞其策缪,故深忌光弼切骨,而程元振尤疾之。二人用 事,日谋有以中伤者。及来瑱为元振谗死,光弼愈恐。吐蕃寇京师,代宗诏入援, 光弼畏祸,迁延不敢行。及帝幸陕,犹倚以为重,数存问其母,以解嫌疑。帝还长 安,因拜东都留守,察其去就。光弼以久须诏书不至,归徐州收租赋为解。帝令郭 子仪自河中辇其母还京。二年,光弼疾笃,奉表上前后所赐实封,诏不许。将吏问 后事,答曰:“吾淹军中,不得就养,为不孝子,尚何言哉!”取所余绢布分遗部 将。薨,年五十七。部将即以其布遂为光弼行丧,号哭相问。帝遣使吊恤其母,赠 太保,谥曰武穆,诏百官送葬延平门外。
光弼用兵,谋定而后战,能以少覆众。治师训整,天下服其威名,军中指顾, 诸将不敢仰视。初,与郭子仪齐名,世称“李郭”,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。其代子 仪朔方也,营垒、士卒、麾帜无所更,而光弼一号令之,气色乃益精明云。
子汇,有志操,廉介自将。从贾耽为裨将,奏兼御史大夫。元和初,分徐州苻 离为宿州,光弼有遗爱,擢汇为刺史。后迁泾原节度使,罢军中杂徭,出奉钱赎将 士质卖子,还其家。卒,赠工部尚书。光弼弟光进,字太应。初为房琯裨将,将北 军战陈涛斜,兵败,奔行在,肃宗宥之。代宗即位,拜检校太子太保,封凉国公。 吐蕃入寇,至便桥,郭子仪为副元帅,光进及郭英乂佐之。自至德后与李辅国并掌 禁兵,委以心膂。光弼被谮,出为渭北、邠宁节度使。永泰初,封武威郡王。累迁 太子太保,卒。母李,有须数十,长五寸许,封韩国太夫人,二子节制皆一品。死 葬长安南原,将相奠祭凡四十四幄,时以为荣。
光弼所部将李怀光、仆固怀恩、田神功、李抱玉、董秦、哥舒曜、韩游环、浑 释之、辛京杲自有传。若荔非元礼、郝廷玉、李国臣、白孝德、张伯仪、白元光、 陈利贞、侯仲庄、柏良器,皆章章可称列者,附次左方。
荔非元礼起裨将,累兼御史中丞。光弼守河阳,周挚攻北城,光弼方壁中氵单, 挚闻,并兵从光弼。光弼使元礼守羊马城,植小旗城东北隅,望挚军。挚恃众,直 逼城,以车千乘载木鹅橦车,麾兵填堑,八道并进。光弼谕元礼曰:“中丞视贼过 兵不顾,何也?”报曰:“公欲守邪?战欤?”光弼曰:“战。”曰:“方战,贼 为我实堑,复何怪?”光弼曰:“吾虑不及此,公勉之。”元礼遂出战,挚军小却。 元礼以敌坚,未可以驰,还军示弱,怠其意。光弼怒,使召元礼,欲按军法。答曰: “方战,不及往,请破贼以见。”因休栅中,良久,顾麾下曰:“向公来召,殆欲 斩我。斗死有名,无庸受戮。”乃下马持刀,瞋目直前,锐士堵而进,左右奋击, 一当数人,斩贼数百首,挚遁去。以功累迁骠骑大将军、怀州刺史,知镇西、北庭 行营节度使。上元二年,光弼进收洛阳,军败,元礼徙军翼成,为麾下所害。
郝廷玉骁勇善格斗,为光弼爱将。及保河阳,禽徐璜玉,功为多。累封安边郡 王,授神策将军。吐蕃犯京畿,与马璘屯中渭桥。它日,鱼朝恩闻其善布阵,请观 之。廷玉申号令,鸣鼓角,部伍坐作进退若一。朝恩叹曰:“吾处兵间久,今始识 训练法。”廷玉恻然曰:“此临淮王遗法也。王善御军,赏当功,罚适过,每校旗, 不如令者辄斩。由是人皆自效,而赴蹈驰突,心破胆裂。自临淮殁,无复校旗事, 此安足赏哉?”累为秦州刺史。卒,赠工部尚书。
李国臣,河西人,本姓安。力能抉关,以折冲从收鱼海五城,迁中郎将。后为 朔方将,积劳擢云麾大将军,赐姓李。从光弼守河阳,累封临川郡王。大历八年, 为盐州刺史。吐蕃败浑瑊于黄菩原,将略汧、陇,国臣谓人曰:“虏乘胜,必扰京 师,我趋秦原,彼当反顾。”乃引兵登安乐山,鸣鼓而西,日行三十里。吐蕃闻之, 自百里城回军,逾险,瑊因击败之。卒,赠扬州大都督。
白孝德,安西人,事光弼为偏裨。史思明攻河阳,使骁将刘龙仙以骑五十挑战, 加右足马鬣上,嫚骂光弼。光弼登城顾诸将曰:“孰能取是贼?”仆固怀恩请行, 光弼曰:“是非大将所宜。”左右以孝德对。召问所须几兵,对曰:“愿出五十骑, 见可而进,大军鼓噪以张吾气,足矣。”光弼抚其背遣之。孝德拥二矛,策马绝河, 半济,怀恩贺曰:“事克矣。其揽辔便辟,可万全者。”龙仙见,易之,不为动。 将至,若引避然,孝德振手止之曰:“侍中使致辞,无它。”与语须之,瞋目曰: “贼识我乎?我,白孝德也。”龙仙骂之,乃跃马前搏,城上因大噪,五十骑继进, 龙仙环堤走,追斩其首以还。后累功至北庭行营节度使,徙邠宁。仆固怀恩引吐蕃 兵入寇,孝德击败之。永泰初,吐蕃、回纥围泾阳,郭子仪说回纥约盟,吐蕃退走, 子仪使浑瑊以兵五千出奉天,命孝德应之,大战赤沙烽,斩获甚众。累封昌化郡王, 历太子少傅。建中元年卒,赠太保。
张伯仪,魏州人,以战功隶光弼军。浙贼袁晁反,使伯仪讨平之,功第一,擢 睦州刺史。后为江陵节度使。朴厚不知书,然推诚遇人,军中畏肃,民亦便之。李 希烈反,诏与贾耽、张献甫收安州。战不利,伯仪中流矢,师却,失所持节。贼追 及,奋刀以御之,两刃相向不得下,会救至,免。至汉水,拿野人船以达沔州。溃 兵至江陵,哭于廷,伯仪妻劳勉,出其家帛给之,乃定。伯仪收散卒还。久之,除 右龙武统军。卒,赠扬州大都督。既请谥,博士李吉甫议以“中兴三十年而兵未戢 者,将帅养寇籓身也。若以亡败为戒,则总干戈者必图万全,而不决战。若伯仪虽 败,而其忠可录。”遂谥曰恭。
白元光,字元光,其先突厥人。父道生,历宁、朔州刺史。元光初隶本军,补 节度先锋。安禄山反,诏徙朔方兵东讨,元光领所部结义营,长驱从光弼出土门。 累迁太子詹事,封南阳郡王,为两都游弈使。
长安平,率兵清宫,进击馀寇,身被数创,肃宗躬为傅药。转卫尉卿,兼朔方 先锋。史思明攻河阳,光弼召主骑军。其后历灵武留后、定远城使。贞元二年卒, 赠越州都督。
陈利贞,幽州范阳人。初为平卢将,安禄山乱,从光弼军河南。张巡被围睢阳 也,光弼遣郝廷玉及利贞救之,轻骑出入,廷玉称为胜己,以子妻之。及归,荐于 光弼,自行间累迁检校太子宾客,封静戎郡王。李希烈叛,诏哥舒曜东讨,利贞为 前锋,次郏城。贼众大集,利贞出奇兵五百,横捣其右,贼锋诎,数月不敢前。及 希烈攻曜襄城,利贞登陴捍守,七十日未尝栉沐,非议事不下城。硃泚反,利贞及 张廷芝所统士皆幽、蓟、河、陇人,故与廷芝合谋应泚,而利贞麾下亦从为乱。夜 半,难作,利贞拔剑当军门,大呼曰:“欲过门者,先杀我!”众畏其勇,乃止。 廷芝出奔。德宗嘉之,擢汝州防御使。贞元五年,疽发首,卒。遗观察使崔纵书, 自陈受国恩,恨不得死所云。
侯仲庄,字仲庄,蔚州人。为光弼先锋,授忠武将军。禽安太清有功,累加冠 军将军。仆固怀恩以朔方反,仲庄为都将,训兵自守,号为“平射”,人畏其锋。 怀恩败,郭子仪代之,引为腹心。封上谷郡王,为神策京西将。德宗幸奉天,迁左 卫将军,为防城使。修垒堞,昼夜执戈徼巡。从幸兴元,殿军骆谷,授防御招收使。 帝还都,复镇奉天,几二十年。卒,赠洪州都督。
柏良器,字公亮,魏州人。父造,以获嘉令死安禄山难。乃学击剑,欲报贼。 父友王奂为光弼从事,见之曰:“尔额文似临淮王,面黑子似颜平原,殆能立功。” 乃荐之光弼。授兵平山越,迁左武卫中郎将。以部兵隶浙西,豫平袁晁、方清。其 后潘狞虎、胡参分据小伤、蒸里,又击破之。是时年二十四,更战阵六十二。
李希烈围宁陵,遏水灌之,亲令军中明日拔城。良器以救兵至,择弩手善游者, 沿汴渠夜入,及旦,伏弩发,贼乘城者皆死。录功封平原郡王,入为左神策军大将 军、知军事,图形凌烟阁。募材勇以代士卒市贩者,中尉窦文场恶之,坐友人阑入, 换右领军卫。自是军政皆中官专之。终左领军卫大将军,赠陕州大都督。子耆,别 传。
乌承玼,字德润,张掖人。开元中,与族兄承恩皆为平卢先锋,沉勇而决,号 “辕门二龙”。契丹可突于杀其王邵固降突厥,而奚亦乱,其王鲁苏挈族属及邵固 妻子自归。是岁,奚、契丹入寇,诏承玼击之,破于捺禄山。二十二年,诏信安王 祎率幽州长史赵含章进讨,承玼请含章曰:“二虏固剧贼,前日战而北,非畏我, 乃诱我也。公宜畜锐以折其谋。”含章不信,战白城,果大败。承玼独按队出其右, 斩首万计,可突于奔北奚。
渤海大武艺与弟门艺战国中,门艺来,诏与太仆卿金思兰发范阳、新罗兵十万 讨之,无功。武艺遣客刺门艺于东都,引兵至马都山,屠城邑。承玼窒要路,堑以 大石,亘四百里,虏不得入。于是流民得还,士少休,脱铠而耕,岁省度支运钱。 安庆绪使史思明守范阳,思明恃兵强,为自固计。庆绪密遣阿史那承庆、安守忠就 督事,且图之。承玼劝思明曰:“唐家中兴,与天下更始,庆绪偷肆晷刻,公殆与 俱亡。有如束身本朝,湔洗前污,此反掌功耳。”思明善之,斩承庆等,奉表听命。 始,承恩为冀州刺史,失守,思明护送东都,故肃宗使自云中趋幽州开说思明,与 承玼谋投衅杀之,不克,死。承玼奔李光弼,表为冠军将军,封昌化郡王,为石岭 军使。王思礼为节度使,军政倚办焉。久之,移疾还京师,卒,年九十六。子重胤, 别传。
赞曰:李光弼生戎虏之绪,沉鸷有守。遭禄山变,拔任兵柄,其策敌制胜不世 出,赏信罚明,士卒争奋,毅然有古良将风。本夫终父丧不入妻室,位王公事继母 至孝,好读班固《汉书》,异夫庸人武夫者。及困于口舌,不能以忠自明,奄侍内 构,遂陷嫌隙,谋就全安,而身益危,所谓工于料人而拙于谋己邪。方攘袂徇国, 天下风靡;一为迁延,而田神功等皆不受约束,卒以忧死。功臣去就,可不慎邪? 呜呼,光弼虽有不释位之诛,然谗人为害,亦可畏矣,将时之不幸欤!
『上一章』『新唐书章节目录』 『下一章』
新唐书 列传卷六十一部分译文
李光弼是营州柳城人。他父亲李楷洛,本是契丹酋长,武则天时进入朝廷,累官到左羽林大将军,封爵蓟郡公。吐蕃侵犯河源,李楷洛率精兵击退了他们。出征前,他对别人说:“敌人打败后,我不会回来…详情
相关翻译
相关赏析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ix8.net//bookview/7779.html
热门诗词
- 横塘(南浦春来绿一川) [范成大]
- 留春令(金林檎咏) [史达祖]
- 浣溪沙(春日即事) [刘辰翁]
- 度关山(天地间) [曹操]
- 望江南(感事) [蔡伸]
- 咏史(六首选—) [袁枚]
- 减兰十梅(残) [李子正]
古文典籍
- 「诗经」
- 「论语」
- 「史记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传」
- 「左传」
- 「大学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书」
- 「礼记」
- 「周礼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吴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庄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书」
- 「汉书」
- 「晋书」
- 「素书」
- 「仪礼」
- 「周书」
- 「梁书」
- 「隋书」
- 「陈书」
- 「魏书」
- 「孝经」
- 「将苑」
- 「南齐书」
- 「北齐书」
- 「新唐书」
- 「后汉书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马法」
- 「水经注」
- 「商君书」
- 「尉缭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书」
- 「旧唐书」
- 「三字经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韬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国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伤寒论」
- 「反经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谭」
- 「弟子规」
- 「金刚经」
- 「论衡」
- 「韩非子」
- 「山海经」
- 「战国策」
- 「地藏经」
- 「冰鉴」
- 「围炉夜话」
- 「六祖坛经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简」
- 「资治通鉴」
- 「续资治通鉴」
- 「梦溪笔谈」
- 「旧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经」
- 「四十二章经」
- 「吕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训」
- 「三十六计」
- 「徐霞客游记」
- 「黄帝内经」
- 「黄帝四经」
- 「孙子兵法」
- 「孙膑兵法」
- 「本草纲目」
- 「孔子家语」
- 「世说新语」
- 「贞观政要」
- 「颜氏家训」
- 「容斋随笔」
- 「文心雕龙」
- 「农桑辑要」
- 「搜神记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