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内经_灵枢经别译文
-
查阅典籍:《黄帝内经》——「黄帝内经·灵枢经别」原文
黄帝向岐伯问道:我听说人身都与自然界的现象相适应,内有属阴的五脏分别相应着五音、五色、五时、五味、五方;外有属阳的六腑以应六律。六律有阴有阳以应阴阳诸经,合于时令的十二月、十二辰、十二节、十二经水、十二时辰、十二经脉。这就是五脏六腑和自然界现象相适应的情况。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。人体的生存、疾病的发生,以及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痊愈,都与经脉的作用有关。初学医者必须学习这些经脉理论,即使是高明的医生也要留心经脉。庸医认为经脉易学,而高明的医生却认为难以学精。请问经脉在人体内离合出入的道路是怎样的?
岐伯稽首再拜回答说:问得很高明。这些经脉离合出入道理是一般庸医往往忽略过去的,只有高明的医生才留心研究它。我详细地说一下吧!
足太阳膀胱经的正经,别行入于膝腘窝中,其中有一道至尻下五寸处,别行上入肛门,内行腹中,属于膀胱本腑,再散行至肾脏,沿脊内上行,当心脏的部位入内而散;其直行的,从脊上出于项部,再入属于足太阳本经经脉。这就是足太阳本经之外别行的一经。足少阴肾经的正经,行到膝腘窝中,别行与足太阳经相会合,上行至肾脏,当十四椎处,外出属于带脉;其直行的经脉,系于舌根,又出于项部,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。这是足太阳与足少阴表里阴阳相配的第一合。但这一合并不是经脉的旁通交会,而是正经自相出入离合,成为阴阳相成的循环道路。
足少阳胆经的正经,上行绕大腿入于阴毛中,与足厥阴肝经相合。其别行的一脉,入于季肋之间,沿着胸里,入属于胆本腑,散行上至肝脏,通过心部,上行挟咽喉的两旁,出于腮部与下巴的中间,散布于面部,系于目系,与足少阳本经会合于眼外角处。足厥阴肝经的正经,自足背上别行,上至阴毛中,与足少阳胆经相合,与胆经的正经偕行。这就是足少阳与足厥阴表里阴阳相配的第二合。
足阳明胃经的正经,上行至髀部,进入腹里,属于胃本腑。散行至脾脏,上通于心,沿咽部出于口,上行鼻头鼻梁,还绕目系,合于足阳明胃经脉。足太阴经的正经,上行至髀部,合于足阳明胃经,与足阳明别行的正经向上偕行,上络于咽部,贯串于舌根。这就是足阳明和足太阴表里阴阳配合的第三合。
手太阳小肠经的正经,是自上而下的,从肩胛关节处别行入于腋下,走入心脏,系于小肠本腑。手少阴心经的正经,别行入于腋下渊腋穴两筋之间,属于心主,上走喉咙,出于面部,与手太阳经的支脉会合于内眼角。这是手太阳和手少阴表里阴阳相配的第四合。
手少阳三焦经的正经,是自上而下的,从头顶而下,入于缺盆,下走三焦本腑,散行于胸中。手厥阴心包络经的正经,别行于渊腋下三寸处,入于胸中,别走属于三焦,上沿喉咙,出于耳后,与手少阳三焦会合于完骨之下。这是手少阳和手厥阴表里阴阳相配的第五合。
手阳明大肠经的正经,从手上行沿侧胸乳部之间,别行出于肩髃穴处,入于柱骨,下走至大肠本腑,上属于肺脏,再向上沿喉咙,入于缺盆,与手阳明经相合。手太阴肺经的正经,别行入于渊腋穴手少阴经的前方,入走肺脏,散行至于大肠,上出于缺盆,沿喉咙,再与手阳明大肠经相合。这是手阳明与手太阴表里阴阳相配的第六合。
黄帝问于歧伯曰: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,内有五脏,以应五音、五色、五时、五味、五位也;外有六腑,以应六律。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、十二辰、十二节、十二经水、十二时、十二经脉者,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。夫十二经脉者,人之所以生,病之所以成,人之所以治,病之所以起,学之所始,工之所止也。粗之所易,上之所难也。请问其离合,出入奈何?
歧伯稽首再拜曰:明乎哉问也!此粗之所过,上之所息也,请卒言之。
足太阳之正,别入于腘中,其一道下尻五寸,别入于肛,属于膀胱,散之肾,循膂,当心入散;直者,从膂上出于项,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。
足少阴之正至腘中,别走太阳而合,上至肾,当十四椎出属带脉;直者,系舌本,复出于项,合于太阳此为一合。成以诸阴之别,皆为正也。
足少阳之正,绕髀入毛际,合于厥阴,别者入季胁之间,循胸里属胆,散之上肝,贯心以上挟咽,出颐颌中,散于面,系目系,合少阳于外眦也。
足厥阴之正,别跗上,上至毛际,合于少阳,与别俱行,此为二合也。
足阳明之正,上至髀,入于腹里属胃,散之牌,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,上頞颅,还系目系,合于阳明也。足太阴之正,上至髀,合于阳明,与别俱行,上结于咽,贯舌中,此为三合也。
足太阴之正,上至髀,合于阳明,与别俱行,上结于于咽,贯舌中,此为三合也。
手太阳之正,指地,别于肩解,入腋走心,系小肠也。
手少阴之正,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,属于心,上走喉咙,出于面,合目内眦,此为四合也。
手少阳之正,指天,别于巅,入缺盆,下走三焦,散于胸中也。
手心主之正,别入渊腋三寸,入胸中,别属三焦,出循喉咙,出耳后,合少阳完骨之下,此为五合也。
手阳明之正,从手循膺乳,别于肩□,入柱骨下走大肠,属于肺,上循喉咙,出缺盆,合于阳明也。
手太阴之正,别入渊腋少阴之前,入走肺,散之太阳,上出缺盆,循喉咙,复合阳明,此六合也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ix8.net//wenzhang/3402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诗经」
- 「论语」
- 「史记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传」
- 「左传」
- 「大学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书」
- 「礼记」
- 「周礼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吴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庄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书」
- 「汉书」
- 「晋书」
- 「素书」
- 「仪礼」
- 「周书」
- 「梁书」
- 「隋书」
- 「陈书」
- 「魏书」
- 「孝经」
- 「将苑」
- 「南齐书」
- 「北齐书」
- 「新唐书」
- 「后汉书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马法」
- 「水经注」
- 「商君书」
- 「尉缭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书」
- 「旧唐书」
- 「三字经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韬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国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伤寒论」
- 「反经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谭」
- 「弟子规」
- 「金刚经」
- 「论衡」
- 「韩非子」
- 「山海经」
- 「战国策」
- 「地藏经」
- 「冰鉴」
- 「围炉夜话」
- 「六祖坛经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简」
- 「资治通鉴」
- 「续资治通鉴」
- 「梦溪笔谈」
- 「旧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经」
- 「四十二章经」
- 「吕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训」
- 「三十六计」
- 「徐霞客游记」
- 「黄帝内经」
- 「黄帝四经」
- 「孙子兵法」
- 「孙膑兵法」
- 「本草纲目」
- 「孔子家语」
- 「世说新语」
- 「贞观政要」
- 「颜氏家训」
- 「容斋随笔」
- 「文心雕龙」
- 「农桑辑要」
- 「搜神记」
热门名句
- 四十三年,望中犹记,烽火扬州路
- 涉江玩秋水,爱此红蕖鲜
- 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
- 夜深知雪重,时闻折竹声
- 念去来、岁月如流,徘徊久、叹息愁思盈
-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
- 千娇面、盈盈伫立,无言有泪,断肠争忍回顾